不允許對鋼進行退火,否則針狀氮化物可能會出現在滲透層結構中。焊后熱處理對于進行變形處理的零件(例如沖壓,鍛造,機加工等),應進行應力消除退火處理以減少氮化變形。專業焊后熱處理加工還應注意,與粗糙的原始結構相比,精細的原始結構在氮化后具有更高的表面硬度和良好的硬度梯度。因此,正火時的冷卻速度不易過慢,回火時的回火溫度不宜過高,保持時間不易過長。
焊后熱處理淬火零件的局部位置(由幾何結構決定),在高溫臨界溫度區域的冷卻速度明顯減慢,因此沒有硬化。大型不可硬化部件中產生的橫向和縱向劈裂是由以熱應力為主要成分的殘余拉伸應力作用在淬火部件的中心以及淬火部件末端的截面中心引起的。焊后熱處理淬火部分首先形成裂紋,是由內而外膨脹引起的。為了避免這種裂紋,經常使用水油雙液淬火工藝。
在此過程中,焊后熱處理在高溫區進行快速冷卻僅是為了確保外部金屬獲得馬氏體組織,并且從內部應力的角度來看,此時的快速冷卻是有害且無益的。其次,在冷卻后期進行慢速冷卻的目的主要不是降低馬氏體相變的膨脹率和組織的應力值,而是使橫截面的溫差和金屬在收縮時的收縮率小化。橫截面的中心,焊后熱處理從而達到減小應力值和最終抑制淬火裂紋的目的。
避免焊后熱處理淬火開裂的可靠原理是設法使橫截面內外的馬氏體轉變的不平等最小化。僅在馬氏體轉變區中進行緩慢冷卻不足以防止形成縱向裂紋。通常情況下,它只會在不可硬化的零件上產生電弧裂紋。盡管整體快速冷卻是必要的成形條件,但其焊后熱處理形成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快速冷卻(包括馬氏體轉變區)本身。